|
||||
秸秆发酵活干菌在麦秸微贮中的生物化学变化 | ||||
秸秆发酵活干菌是由木质纤维分解菌和有机酸发酵菌复合组成的,为了掌握秸秆微贮过程中秸秆发酵活干菌的消长情况,我们测定了秸秆发酵活干菌在麦秸微贮时的生物化学变化。 1 材料和方法 1.1 秸秆发酵活干菌:秸秆发酵活干菌由新疆乌鲁木齐海星农技推广服务站提供。 1.2 麦秸微贮的制作:按文献 1 的方法。 1.3 木质纤维分解菌和有机酸发酵菌的计数:按文献 2-6 的方法。 1.4 C 1 酶和 C x 酶的测定:按文献 7 的方法。 1.5 贮料 pH 有机酸的测定:按文献 8 的方法。 2 结果和分析 2.1 结果:麦秸从微贮开始至 28 天,秸秆发酵活干菌和纤维素酶的变化及有关测定结果如下表所示。 2 . 2 分析 (1) 秸秆发酵活干菌的消长:麦秸自微贮开始至第 7 天,秸秆发酵活干菌处于对数生长阶段,其中木质纤维分解菌增殖了 150 倍,有机酸发酵菌增殖了 90 倍,随后进入稳定生长阶段。 第 21 天的计数结果表明,木质纤维分解菌的活细胞总数降低了 6.7 %,但镜检发现 85.5 %的菌体形成芽胞或孢子。而有机酸发酵菌的活细胞总数降低了 38.9 %。发酵至第 28 天,镜检发现本质纤维分解菌全部形成芽胞或孢子,其活细胞总数仍与第 21 天相同,而在 10 8 稀释度上未检出有机酸发酵菌。 (2) 纤维素酶活的变化:在秸秆发酵活干菌处于对数生长时期, C 1 酶活和 C x 酶活分别增加了 150 倍和 31.6 倍,随后逐步下降。与第 7 天相比,第 2l 天的 C 1 酶活下降了 40 %, C x 酶活下降了 43.1 %。发酵至第 28 天, C 1 酶和 C x 酶全部失活。 3 讨 论 贮料中有机酸的浓度随微贮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, pH 值则随有机酸浓度的增加而逐步降低。由于有机酸浓度的增加和 pH 值的降低,逐步抑制了纤维素酶活性,但 C 1 酶和 C x 酶在 pH4.8 — 6.2 的环境中具有较高的活性,说明耐低 pH 的性能较好。 当反刍家畜采食秸秆微贮饲料时,木质纤维分解菌即以芽胞或孢子状态随微贮饲料进入瘤胃。木质纤维分解菌在瘤胃中的活动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。 (1993 年 10 月 ) [ 选自《新疆农业科学》 1996 年 ( 增刊 )1 期 ] |
新闻录入:佚名 更新时间:2005-6-23 10:59:14 |
乌鲁木齐海星农业科学技术应用推广服务站 版权所有 地址:
乌鲁木齐市南昌路38号 新ICP备05003222号
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育慧西里22号楼2401室 邮编:100101 QQ:1246413204
电话:010-64921270 手机:13901087489 联系人
:朱虹晓
本站驻北京联络处 E-mail:zhx64921270@163.com